你知道五常大米為什么稱之為“貢米”嗎?
中國最適合種植水稻的地區(qū)在黑龍江,而黑龍江只有三個地區(qū)的土壤最適宜種植水稻,一塊在牡丹江,一塊在泰來??上н@兩地方各自只有一個村能種植出上乘的大米,還有一個就是五常市。
五常稻花香大米其顆粒飽滿、質(zhì)地堅硬、色澤清白透飯粒油亮、香味濃郁,素有“貢米”之稱。說到五常,五常最著名的當屬本地的稻花香大米。五常原名歡喜嶺,清咸豐四年設“舉仁、由義、崇禮、尚智、誠信”五個甲社,取其“三綱五?!敝?,后得名五常。既有儒雅的古韻,又體現(xiàn)了現(xiàn)代城市文化的品位,同時五常也是全國最大的超百萬畝水稻田的產(chǎn)地之一。
國際權威人士曾說,在同緯度地區(qū),五常種植的水稻,品質(zhì)是第一位的。五常大米之所以品質(zhì)優(yōu)良,主要因產(chǎn)區(qū)獨特的地理、氣候、水質(zhì)、土壤等因素影響,干物質(zhì)積累多,直鏈淀粉含量適中,支鏈淀粉含量較高。由于特殊的地理環(huán)境,水稻成熟期產(chǎn)區(qū)晝夜溫差大,大米中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較多,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宜。
五常大米成飯后米粒清淡略甜,棉軟略粘,芳香爽口,飯粒表面油光艷麗, 剩飯不回生,是米中的極品。也正是由于五常大米的優(yōu)良品質(zhì)和口感,所以,自古以來五常大米素有“貢米”美稱。那么,是哪些原因構成了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(zhì),下面請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一、氣候條件
五常地處中緯度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夏短冬長,寒暑懸殊。初春來臨,南方早已綠滿枝頭,而這里依然白雪皚皚,直至5月初,大地始出現(xiàn)初春氣息。五常平均氣溫3–4℃,7月氣溫較高,平均為23℃,最高達35.6℃,1月氣溫較低,月平均為零下19.1℃,最低達零下45.4℃。全年無霜期130天左右。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。
二、水質(zhì)
五常的水系發(fā)達,河網(wǎng)密布。平均年徑流總量為34億立米,年徑流深為500~100毫米,由東南向西北遞減,東南部為500毫米,西北部為100毫米。年平均含沙量0.68公斤/立米,年侵蝕模數(shù)為32噸/平方公里,年輸沙量20.1萬噸。封凍日期11月中旬,開河日期4月初,封凍天數(shù)130至150天,最大冰厚1.13米,最高水溫30.6℃。
各河危水化學類型主要為重碳酸鈣型,其次為重碳酸鉀、鈉、鈣型,礦化為0.05~0.43克/升,屬于淡水。硬度為1.12~1.4度,屬于極軟水類型,PH值在6.7~7.3之間,屬于中性或弱喊性水。水溫為12-18℃,灌溉期,各河流水質(zhì)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農(nóng)田灌溉標準,完全適應灌溉水質(zhì)。
三、溫度
五常屬中緯度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夏短冬長,寒暑懸殊。初春來臨,祖國南方已綠滿枝頭,這里依然白雪皚皚,直至5月初,大地始出現(xiàn)初春氣息。全市平均氣溫3–4℃,7月氣溫較高,平均為23℃,最高達35.6℃,1月氣溫較低,月平均為零下19.1℃,最低達零下45.4℃。
全年無霜期130天左右。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。水稻生長季節(jié)(4月—9月)日平均氣溫17℃,晝夜溫差10℃,最大溫差20℃。無霜期110d—160d。水稻生長季節(jié)(4月—9月)大于等于10℃的積溫為2700℃—3000℃,符合環(huán)境空氣GB3095—1999中二級規(guī)定。
四、土壤
五常在地理構造上,屬大興安嶺與長白山小興安嶺兩個褶縐之間的一個坳陷部。境內(nèi)地層的構 成巖石種類繁多,成土母質(zhì)復雜,主要類型有:殘積物、河湖相沉積物、淤積物,黃土狀母質(zhì)等。土壤種類有11個土類33個亞類,主要土壤有暗棕色森林土、白漿土、黑土、草甸土、沼澤土和水稻土。
五常大米在國內(nèi)市場一直很有名氣,也一直定為人民大會堂“國宴”專供米,尤其是常九牌稻花香大米,更是其中翹楚。五常稻花香大米具有很高營養(yǎng)功效,是補充營養(yǎng)素的基礎食物。米粥具有補脾、和胃、清肺功效。米湯有益氣、養(yǎng)陰、潤燥的功能,性味甘平,有益于嬰兒的發(fā)育和健康,能刺激胃液的分泌,助于消化,并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。中醫(yī)認為五常稻花香大米,性味甘平,有補中益氣、健脾養(yǎng)胃、益精強志、和五臟、通血脈、聰耳明目、止煩、止渴、止瀉的功效,認為多食能令“強身好顏色”之功效。人們都把能吃到最為純正的原生態(tài)純綠色高端地的稻花香大米,當成是一種福氣。這也是為什么五常稻花香大米被稱之為“貢米”的緣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