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水稻水分需求的方法:在水分管理方面,要做好灌溉工作,根據水稻的不同生長階段,來決定水稻的灌溉層高與低。
五常大米水稻處于一葉一心以前,由于苗小,棚外溫度較低,此時應以密封保溫為主,水分管理上,在澆足苗床底水的基礎上,盡量不要開床澆水,如局部缺水,可少量噴澆。
一葉一心以后,水分管理上應嚴格控制澆水,保持床土旱田狀態(tài),促進根系成長,做到 “三看”澆水,即看床面是否發(fā)白和根系生長狀況,看早、晚葉尖水珠大小,看午間高溫時心葉是否萎蔫或卷曲。如床面發(fā)白,根系成長良好,早、晚葉尖水珠變小或午間發(fā)生心葉萎蔫或卷曲,應及時澆水,一次澆透盡量減少澆水次數。
澆水時間應選在早晚,不要白天澆水,澆水要重復緩慢噴澆,不能大水漫灌。插秧前3天,在不致秧苗萎蔫的情況下,不要澆水,蹲苗壯根,使秧苗處于干渴狀態(tài),有利于插秧后發(fā)根好、返青快、早分蘗,這樣的灌溉方式對水稻會更有利。